首页 > 媒体时评

夺取“绿进沙退”更大成果
2023年06月12日 09:50 陕西日报

  陕西是全国荒漠化综合防治、“三北”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。榆林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,是我省开展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的主要地区。新中国成立初期,“风刮黄沙难睁眼、庄稼苗苗出不全”,便是榆林的真实写照。

  70多年来,一代代党员干部群众与风沙艰难斗争,把茫茫荒沙变成了片片林区。特别是新时代10年,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、“三北”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工程的深入开展,全省各地流动沙地全部得到治理,陕西成为首个“拴牢”流动沙地的省份,实现了由“沙进人退”到“绿进沙退”的历史性转变。

  在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面前,我们要充分认识防沙治沙工作的长期性、艰巨性、反复性和不确定性,进一步提高站位,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,保持战略定力,一茬接着一茬干,夺取“绿进沙退”更大成果。

  要坚持系统观念。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。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、治水的只管治水、护田的单纯护田,很容易顾此失彼。要形成治理合力,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,因地制宜、因害设防、分类施策,统筹森林、草原、湿地、荒漠生态保护修复,加强治沙、治水、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,全面提升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。要突出治理重点,锲而不舍推进“三北”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,深度融入黄河“几字弯”攻坚战,以毛乌素沙地为重点全面实施区域性系统治理项目,切实守护好黄河母亲河,为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作出陕西贡献。

  要不断创新完善治沙模式。从刚开始治沙时主要栽种杨树、柳树等易成活树种,到现在引进了生态价值更高的樟子松、长柄扁桃等树种,借助滴灌技术、无人机巡林以及挖坑机设备,科学治沙理念与先进技术手段落地于治沙一线,不仅大大节省了人力,还提升了树木存活率。要坚持科学治沙,以水定绿、以水定地、以水定人、以水定产,合理配置林草植被类型和密度,加强退化林和退化草原修复,进一步加固阻挡风沙东越南侵的绿色防线。

  “草木植成,国之富也。”经过多年持之以恒的防沙治沙,我省沙区环境不断向好,一片片沙漠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。“种”下绿色的同时,也结出“果实”。林下经济、林草经济、乡村旅游等新业态,不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,助力乡村振兴。锚定防沙治沙的主攻方向,勇担使命、不畏艰辛、久久为功,锲而不舍推进“三北”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,扎实做好荒漠化防治和防沙治沙工作,定能将绿色牢牢镶嵌在陕西大地上,让美丽中国不断铺展新画卷。

责任编辑:崔景靓